您的位置: EE17外汇易 > 外汇书籍 > 华尔街传奇 > 期货交易所的笑话

期货交易所的笑话

来源:EE17外汇网 | 发布:2016-06-07 20:01

  梅勒德是推动指数期货的核心人物,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在崩盘的那天并没有因为股市遭受的灾难而发财,他同时也学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最好的交易,有时候是那些没有完成的交易。芝加哥,是美国进行期货交易的地方。在这个以风大而著称的城市里,好几个商品期货交易所就设在拉塞尔街(1j5a11eSt服t)附近,正好位在金融区的中心地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大厅,就是各种商品期货进行买卖的地方,从黄豆到猪脯,都是在这里交易。和美国东岸的证券交易所比起来,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显得更自由,更不受拘束,不像前者还比较懂得自我节制。纽约证券交易所过去曾经出现的各种狂热行为和不足为外人道的言论,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比起来,都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已。期货交易所有最可笑的市场传言,也是北极熊被人一拳击倒,以及蟑螂被活生生地吞到肚子里去的地方。比较起来,期货交易所像是大学兄弟会举办的大型舞会,而纽约证交所就只能算是男生宿舍了。当然,两者的差异是很微妙的,但在以下几个故事里,你会越来越感受彼此的不同。从迪斯尼乐园操作黄豆粉期货交易有时候就像是赌博,一旦沾上了,就很难戒掉。有些交易商就是没办法放着市场不管,他们无法停下来做别的事,就是必须交易。这有点像沉迷于某样东西,有些人也许沉迷于学习更多经济方面的事,有些是沉迷于那种兴奋的感觉,有些或许是沉迷于金钱,或是单单从赢的过程中得到快感。不管原因是什么,就是有这么一些交易商,对市场过度热中,无法自拔,他们就是停不下来,连度假的时候都无法放手。卫格(John Wicker)是个专作黄豆粉期货交易的人。在芝加哥交易所,黄豆粉是所谓的黄豆类商品期货(90y咖1pl既)的三大项目之一,另外两个项目分别是黄豆和黄豆油。这三个项目都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商品,因为世界各地的人和畜牲都吃这些东西。从黄豆汉堡到家畜饲料,世上几乎每个人在一生当中,总是会碰到这几种黄豆制品。而且,就像其他的农产品(000061.SZ)一样,不论是玉米、小麦、燕麦、家畜、猪脯,或是柳丁汁等,这些商品都不仅仅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实体买卖而已,他们也都在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里买卖。这种不受拘束的交易方式,使得商品投机客有机会赌赌气候的变化、玉米的收成、家畜市场的状况,以及黄豆粉的市场供需等。而故事主角所碰的,就是后面提到的那个项目。

  卫格在年轻的时候,就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在搞黄豆粉这项商品,而且日以继夜,孜孜不倦地工作。要把黄豆粉这项商品弄通,还真得实实在在地把豆子的数目算清楚才行,因为在收成的时候,黄豆的大小和数量,正是决定市场价格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不管是农人或是避险基金的经理人,从播种开始,一路到开花和收成为止,都得随时掌握各种状况。同时,他们还得注意气候的变化,事实上,他们必须留意所有的谷物市场。谷物和豆类的交易商,是一群特别怪异的家伙,他们会用一些看起来很神秘的线图,来显示各种商品价格过去的变动模式。黄豆粉交易商的脑子里,每天都塞满了这些复杂的东西,并且根据它们来买卖期货合约,猜测黄豆粉价格的走势。他们希望能靠着猜测食品价格的动向,嫌到足够的钱来养活自己的家人。自己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作交易,是一件必须承受极大压力的事。你必须随时注意市场的各个角度,不仅得想办法尽可能把利润全放到口袋里,还得避开一大堆陷阱和诱惑。有时候,一个不小心犯下的错误,就可能使交易商全军覆没,永远翻不了身,相对地,如果作对了一笔交易,也可能让投机客一夜致富。卫格的情形,则差不多是介于两者之间。在70年代的时候,身为年轻的黄豆粉交易商,他就已经对交易有点爱不释手了。不过,他并不是个大号的投资客。同业的人都把他叫做“在地”的“小场内交易商”,他就住在芝加哥,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工作,以买卖黄豆粉期货为业。相对于大型谷物生产商来说,他的确是个小角色;和专门操作大型避险基金的投机客比起来,他也不算什么“大卡斯”;同样地,和位于纽约的大型经纪商相较之下,他更是轻如鸿毛。卫格是个如假包换的“短线交易商”,他永远不会隔了一天还死抱着手里的部位不放。假定他在前一天认为产地的天气很好,不会下雨,但如果猜错了,偏偏下了一阵大雨,那么他所有的资金可能一下子就全部泡汤,付诸东流。他从来就不让自己暴露在无法立刻进场或出场的风险之下,这是他的既定原则。但到1978年,情况却有了变化。卫格的太太再也受不了他那种无日无夜,至死方休的工作方式。毕竟他还是个年轻人,但却已经因为忙于交易而操劳得不成人形,过度耗损。因此,她终于提出了要求,要他休个假,而在度假的时候是没办法交易的,卫格最后答应了这个要求。不过,他是相当迷信的人,他的直觉告诉他有必要进场交易。于是在去迪斯尼乐园(msneyworld)度假之前,他背着太太偷偷地挂出了一笔交易单。

上一篇:场内交易商 下一篇:交易室里的风光
外汇书籍
大家都在看